作為中醫藥產業鏈的前端,中藥材是事關各方利益的關鍵產業。圍繞中醫藥法“國家鼓勵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嚴格管理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的要求,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學術界專家學者,連同中藥材產業端各方代表、企業技術研發專家,快速行動,組織召開了一場旨在落實中醫藥法、大力推進中藥生態農業發展,促進中藥材的安全和質量提升的主題研討會,獻計中藥材產業發展。
2017年7月4日,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和中國中藥協會中藥資源多樣性與生態經濟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由ag旗艦廳承辦的“落實中醫藥法,推動中藥生態農業——2017年中國中藥協會‘中藥資源多樣性與生態經濟專業委員會(TEEB)’學術交流研討會”,在中山召開。大會就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和生態經濟等產業專業課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會上,ag旗艦廳中藥資源開發中心總監馬宏亮,代表大會承辦方,做“中藥破壁飲片道地藥材生態溯源基地建設”主題演講,著重向與會眾人介紹了破壁飲片道地藥材生態溯源基地建設和溯源體系建設等成功經驗,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肯定。
草晶華魚腥草生態溯源基地
馬宏亮介紹,破壁飲片道地藥材生態溯源基地建設,主要分從基地評估檢測、優良種質繁育、規范化種植管理、采收加工、倉儲物流和信息管理平臺六個方面。而溯源體系建設,則體現在遠程實時監控體系和全產業鏈溯源體系查詢平臺兩方面。這兩大體系,實現了破壁飲片“從種植基地到消費者全產業鏈品質保障”,為中藥材產業發展樹立了標桿。
馬宏亮做“中藥破壁飲片生態溯源基地建設”報告
這方面,前不久訪問草晶華的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武濱,就有很好的認識。武濱表示,傳統中藥飲片存在的根本問題,是“質量監控基本上是盲點”,并評價草晶華說,產品質量生產保障體系完善、健全,“比傳統飲片上了好幾個臺階”。他認為,消費者服用破壁草本“除了方便以外,更多的是安全”。
“中藥材的出路在于生態種植”大會演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協主席、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如是觀點,恰是草晶華破壁草本在中藥材產業鏈前端所做一系列工作具體落地和實際成果的總結。 (文/志明)
朱有勇院士做主題演講
黃璐琦院士做主題演講
參會專家合影